随着中国雅虎正式启动雅虎口碑生活服务新平台,58同城与第一中文旅游 搜索引擎“去哪儿”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客齐集”正式更名为“百姓网”,中国分类信息行业在经历了几年的沉默之后,似乎迎来了行业发展的爆发期,其真实面孔也开始逐渐显现。
现在还活着的分类信息网站有两种命运,一种是虽然活着,但从生命迹象看,只是勉强挣扎;另一种借助资本的支撑,依然活蹦乱跳。但是一直困扰着分类信息网站的盈利模式问题,谁都没有完全解决。中国分类信息行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分类信息网站要不断创新,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持久战,应该作为终身事业来经营。
430万,450万,500万……
炎热的夏天,坐在长新大厦五层的大办公室里,姚劲波每天过问一遍网站的注册用户数量。
3年前,当他发现单纯的企业网站服务不能完全满足个人信息交互需求的时候,他毅然离开万网走入分类信息行业自立门户。与互联网诸多新兴业态一样,与他同行的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带着对整个行业的美好憧憬,有的身无分文,有的挂靠在某个知名集团的名下,有的怀揣为数不多的风险资金,接踵而来。
3年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依然身无分文,一些人仅留下一个至今仍不为人知的网站域名——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拓荒者,至少在中国,他们的所为已经被记录于这个行业的发展史。
姚劲波无疑是幸运的,在创办58同城网的第3个年头,他从软银赛富拿到了第二笔钱,并随即提出年底前实现1000万的用户规模,明年进入中国网站排行榜前20名。而事实上,这只是Craigslist在美国几年前的水平。
“克雷斯”之梦
几乎每一个分类信息行业的从业者都曾将Craigslist作为自己追逐的目标,其中自然也包括姚劲波。
2005年,一个有关Craigslist的神话开始进入中国互联网人士的视线:从旧金山扩展到世界各地的300多个城市,每月可吸引1500多万的访客,并能生成超过50亿的页面浏览量,促成了用户间成百上千万美元的交易。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国内互联网人士最羡慕的模式:很低的技术含量,很高的网站估值。前者,给了人们创业的勇气,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分类;而后者,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要成为中国的Craigslist.
2005年3月,杨浩涌和几个合伙人创立的赶集网正式上线,几天后,新浪的分类信息频道和eBay投资的客齐集不约而同地上线。同年7月,姚劲波的58同城网加入其中。此后,全国有 200多家相关网站蜂拥而起。
这是中国互联网人士的一次集体出行,他们带着希望以及欲望。
他们按照Craigslist的模样搭起一座很大的架子,设立了很多城市的分站,提供了多个服务类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某一个城市开始做,有的做大而全的分类信息,有的只保留用户需求较旺盛的租房和交友类目,有的专注于餐饮点评。
然而遗憾的是,在那之后的2年里,人们热切期盼的美妙场景并没有出现。2007年4月,千橡集团关闭了旗下的分类信息网站“人人网”,随后陆续有一些小网站选择了退出,这个产业的慢热让一些急于看到成果的投资者打了退堂鼓。
去年7月,Google正式对外宣布与赶集网合资成立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第一天起,我就知道它不会是一个很快见到回报的产业。”赶集网创办者杨浩涌决定在未来三五年内为赶集网投入上亿元,用更多的耐心和资金培育这个市场。
和杨浩涌有相同战略心理的还有客齐集的CEO王建硕,他预言这将是一场长达七八年的硬仗。今年6月25日,客齐集网站正式更名为“百姓网”。王建硕说:“我们期待通过本地化的品牌重塑带给 社区用户更好的体验,让我们的分类信息社区更活跃,更具规模。”尽管对外他将此次“换牌”称为“是对于中国分类业务本地化的进一步升级”,但“懂行”的人都明白,中国的分类信息行业尚处于起步期,在用户习惯和市场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的时候,“换牌”并非意味着进入一种新的生存状态。
全球专业分析机构WebVisible/Nielson的分析数据表明,在美国,86%的网民通过互联网寻找本地商户。ComScore的数据显示,美国生活搜索行业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而通用搜索的增长速度仅为14%.权威调查机构Kelsey的报告认为,全球本地搜索市场2006年市场规模约为41亿美元,并以2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大,2011年将会达到111亿美元的市场总额。但是在中国,据CNNIC的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帮助仍不够深入。
显然,把Craigslist模式完全照搬是行不通的。于是,在这个没有惟一答案的卷子上,每个人都有了新的盘算。
社区化迁移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Craigslist,它是介于非营利的维基百科以及营利性的第二人生之间的名义上的商业化网站。
这家网站1995年创办于旧金山,创始人Craig Newmark的初衷是要为朋友们提供一种获悉即将举办的派对以及其它有趣事件的便利方式。它是旧金山湾地区寻找住宅或工作、购买或出售各种物品方面最受欢迎的信息源,其整个全球公司只有不到20名员工在运营,工作地点在旧金山附近一座大型居民区的老房子里。
Craigslist的威力来源于它的高效组织,以及提供给用户的强大的站内信息搜索功能。目前,Craigslist有23名工作人员,从创始人、CEO,到客户服务顾问、技术人员,大概一半人在做技术,一半人在做客户服务。他们每天要处理海量的信息发布、邮件检测和其他工作,但是以此应付世界各地的Craigslist发展却游刃有余。
Newmark总是说:“我不明白你们研究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只知道我们曾经想把它做成一个非营利性机构,但是我们失败了。所以只能成立公司,想要把它做成一个赢利网站。现在的规模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但是以后,我们的确不会对我们的会员征收费用,因为我们是一个社区网站。”如他所言,Craigslist的成功不在于“分类”,而在于“社区”。
它和Myspace一样,是通过“时尚”、“音乐”和“非主流”为手段而形成的社区模式;它和天涯社区一样,是以“人文情感”为手段形成的社区模式。在这里,“分类”、“时尚”和“人文情感”是同等的工具性概念。
我国的分类信息网站创业者正在逐步认识到这一点。“一边做内容,一边做社区。”姚劲波说,随着社区时代的来临,人们生活紧张、时间有限,对社区分类信息的关注度将大幅提升。如果网站能提供一手的社区分类信息,及时进行信息更新,那么,它会吸引一大批社区用户,迅速扩大网站浏览量,进而提升网站在社区中的品牌影响。
按照姚劲波的计划,他将在今年7月推出的新版网站中增加一个“你从未体验过的”社区板块。他相信当信息极大丰富后,随着用户对网站的依赖度不断增加,网站自然会向社区转型,“不在于形式上是论坛还是分类信息,只要用户认可,用户聚集,就能成为一个社区。”
但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分类”业务具有很高的“马太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想以“分类”切入社区,必须使得自己的网站快速突破雪崩点(Tipping Point),成为业界的第一,这样才能进入一个正反馈的发展模式;否则必然被淘汰。
Craigslist的优势或运气在于,它从10多年前就开始以“分类”切入社区,在一些互联网大鳄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Craigslist已经跃过了Tipping Point,进入正反馈发展的成功阶段。而在中国,几十家网站正在做同样的事情,市场已经被分割,大家陷入临界点之下的低层次恶性竞争。
悲观主义者认为,在把钱烧光以前,没有任何一家中国网站有可能达到Tipping Point市场,现在切入社区已经为时过晚。
需要信用体系
信任!信任!信任!
在这片丰富但无规则的环境里,对所有企业而言,一个共同的重要挑战是建立一种互联网环境中的“信用体系”,从而降低用户流失率。
“如果能突破信用关,分类信息将拥有更大的市场。”姚劲波说,分类信息网站的功能之一是网络营销,或者说,它是精准营销的一种重要途径。营销意味着信任度,而在这方面,很多网站都在进行探索。
中国现有的分类信息网站基本上都是采取由用户自行注册登录免费发布信息的方式,缺乏对信息真实性核对的过程,这是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的最大因素。这意味着,分类信息网站除了必须有过硬的技术作为后盾,还需要配备足够的服务能力。
目前,58同城尝试把信息同 博客、论坛ID、手机、邮箱进行关联,形成对个人网上历史的追溯。通过这种追溯,将使用户获悉对方的情况,双方将知道在多大程度上可信赖对方。另外一种方式是让网民参与信息管理,对每一条信息进行评价,当一条信息被五个人评为垃圾信息时,系统会自动将它屏蔽,当然所有的人都有权投诉,客服会马上对信息进行审核;让网民参与到对一个人的信用评价里,参与网站的历史越长,相应的可信度会越高,发布的信息将会显示在更首要的位置。
如同eBay的成功,那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它的“反馈系统”,该系统用来进行买家或卖家的可靠性评级。买卖双方知道他们的每次交易都会被评级,并认识到维护信誉的重要性。因此,卖家会有意识地对其待售产品进行详尽的分类描述,并迅速送货到买家手中;买主也会对所购产品如期付款。对该系统而言,其威力的关键在于互惠性。
实际上,今天的人们已经较少会信任信托机构,他们更倾向于相信“像我这样的人”。于是,如何决定在线世界里谁值得信赖变得至关重要。
某企业曾在国内一家分类信息网站上发布过一条招聘信息,并从应聘者中选取了20个人发送面试通知,但第二天前来面试的人只有一个。有效信息的匮乏,令整个分类信息行业的诚信环境受到质疑,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流失,转向51job等专业招聘网站。而这种现状的改变除了依靠大量的人力,更需要技术上的推进。
“Craigslist最重要的核心是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著名新媒体研究专家Howard Rheingold说。Newmark把清除恶意广告当做自己的重要工作,这位每天工作10小时左右的创始人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他的团队能够在防止、检测、删除恶意广告、虚假信息方面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而国内另一家分类信息网站FiGe同样采取了垃圾信息甄别技术,可以自动过滤和屏蔽信息库中的重复、无用信息,保证用户免受垃圾信息的骚扰,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同时配备专人对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新的在线信用体系正在完善中,比起传统的政府规制手段,基于网络的信用系统或许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最有效保障。
模式再造
现在还活着的分类信息网站有两种命运,一种是虽然活着,但从生命迹象看,只是勉强挣扎,如消息树、站台网等;另一种是58同城、263、客齐集、赶集网、口碑网等,借助资本的支撑,依然活蹦乱跳。但是一直困扰着分类信息网站的盈利模式问题,谁都没有完全解决。
以站台网为代表的标准模式依靠信息赚钱,通过对发布、浏览部分信息收取一定的费用。虽然这个模式使Craigslist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但前提是它在美国已经形成垄断,占据着极大的市场份额,且用户的使用习惯极佳,因而它有理由、有资格向用户收费。但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很多分类信息网站在进入市场时就将其盈利模式的核心放在广告上,或是一些变相的广告。这其中也不乏曾经在互联网中拼搏多年的老手。
精品网作为国内从纸媒转向互联网分类广告的一个典型,早在1997年就把《精品购物指南》报纸的广告内容编辑在了网站上,并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拓展自己的分类信息内容。他们的目标策略是成为一个带有引导性的精准营销平台。但和国外相比,中国市场目前尚未培育起足够数量的只通过网络阅读来接触媒介的用户,因此在发展近10年后,精品网依然没有吸引足够的注意力贩卖给广告商。
实际上,分类广告目前在美国已经形成一种成熟的广告模式,一些报业巨头纷纷向网络转型。根据默多克的描述,分类广告乃是报纸产业的“财源”,但“有时财源会枯竭”。他所指的枯竭正是来自Craigslist对传统报业构成的经济威胁。正如维基百科很大程度上已能与现有百科全书相提并论,且具有自动扩展功能;对报纸分类广告而言,Craigslist和其它分类信息网站是更好更廉价的替代媒体。
但是,国内分类信息网站尚未形成足够垄断,很难使其平台上的广告获得好的效果,因此无法与各行业中的优势垂直网站进行竞争。这也是很多分类信息先行者不愿将自己置身于分类广告范畴中的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以263在线为代表的几家分类信息网站利用信息平台,在部分行业开始对用户提供纵深服务,以求从服务中获得收益。263在线目前在房产、汽车、餐饮等行业推出的网络经纪人、二手车在线评估收车,以及订餐折扣服务已经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并正在逐步扩大规模。
分类信息的特点就是地域化,因而其土壤更适合培育生活服务的模式,而依靠服务获得收入的盈利模式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因为生活服务的需求非常频繁,且服务市场相对成熟、利润较高。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很多用户还不太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满足其生活需求,这就需要很强的线下推广能力,同时为了满足用户的生活需求,也需要很强的资源和服务能力,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市场,我们不想靠烧钱来维持。” 姚劲波认为,做分类信息和谈赢利是两码事,线上市场规模的确很大,但那绝不是短期内能够培养起来的。于是,他收购了一家名为“社区百事通”的线下直投杂志,同时在北京500多个居民小区里安放LED电子屏设备,并把它叫做“社区通告”。
与此同时,受Craigslist影响至深的王建硕也在盈利模式上搞起了试验。比如,让用户花2元钱可以重发信息,并赠送置顶1小时;而花20元,则可以置顶一天。同时,用户还可以用积分换取类似的功能。在市场推广方面,他提出了一个“分布式 电子商务”的口号,通过提供API与个人站长合作形成网站联盟,这种频道定制的方式已经粘合用户达1.3万人,并带来几十万次的页面流览量。王建硕认为,时间+产品将决定分类信息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谁是分类信息网的戈多
分类信息网站的经营者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人类至今已呈现出的所有社会化创造,在其为人所熟悉、接受之前,往往都包含一些孤独的成分。经历了几年的沉默,中国分类信息行业依然在创造它自身的本质,其创造的方式是变化着的。
亿玛在线的柯细兴说,中国分类信息行业还处于初始阶段,但这一阶段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大家开始冷静了。因为处于初始阶段,分类信息网站要不断创新,需要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当某一天家政公司都习惯在网上作推广的时候,分类信息就繁荣了。
飞鸽传书的胡俭强说,中国分类信息应该走出目前的冷静状态,这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持久战,应该作为终身事业来经营。虽然目前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但企业会不断改进做到更好,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创造社会价值。中国分类信息市场的真正繁荣期或许在未来2-3年到来。
263在线的朱力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分类信息行业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用户,而在于客户,让小企业主慢慢了解在网上发布分类广告是有效果的,让他们逐渐接受网络,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三年的时间。
在分类信息刚刚兴起的时候,曾有很多人评判分类信息是互联网的泡沫。对于分类信息而言,不可否认其中的确存在泡沫,但它本身并不是泡沫,而是深冗繁华的激流,它激起层层波浪,而卷起的泡沫只是那些不能迎合用户需要而被淘汰的劣质企业。
2008年,中国的网民数将会超越美国而晋升为全球拥有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对于网民而言,最贴近自身的必然是他们的生活,而面对互联网这一最为便捷的方式的存在,大量网民对于分类信息的需求将汇聚成一个庞大的市场。
当然,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利用模式,这个行业在前进中必然需要不断的磨合与改进,要面对的挑战与考验也是不可预知的,各大服务商需要做的是集聚知识储备、洞悉市场发展变化、贴近网民需要,不断创新、融合,让分类信息服务的光环强劲耀眼。
在这个需要付出数年才能有所成就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坚持的动力,或只是一个单纯的梦想。它可能过于虚幻,以致于我们无法确定所有的可能性是否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得以实现,并导向一个更为实用的互联网,但至少,这些等待着的人们相信——我们不是在和自己做游戏,戈多会来到的。